市面上心理學相關書籍不少,在書房的另一頭和書本搏鬥超過100 個小時的我,想來能以小學姊的身分,成為一位專業的諮商心...(被巴頭)(理科胎胎都不賣課程了妳是有完沒完!?)
咳咳咳好的,《無行動,不幸福:45個正向心理學練習,掌握幸福感關鍵》是本運用心理學原理,教導讀者擺脫創傷、實踐幸福,達成自我實現的書。
光看這行簡介,大家可能一下子無法體會這是多麼大膽的嘗試與挑戰!至少個人初讀時頗為驚訝,甚至帶了些挑釁的心情,想看看作者趙昱鯤博士如何完成宏願(現在是想跟作者單挑打架嗎)?
身而為人,光想修復心理創傷便極其艱辛,而「幸福」是種虛無飄渺,難以具體形容、量化的事物,有人對幸福的定義是子孫滿堂,而我的幸福指標則是家財萬貫、後宮俊男三千,一百個人可以給出千千萬萬個關於幸福的幻想,是故,該如何「行動」,才能獲得理想中的「幸福」?
師從現代正向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的趙昱鯤博士,在開頭便甩了市儈的我一個溫柔巴掌,他認為:「幸福是一個動詞,不要把幸福當成目標追求,幸福是你活出蓬勃人生狀態時自然會有的感受。」
啊原來如此!假使視幸福為名詞,設下達成幸福/目標之前提,人類就會沉溺在永無止盡的追求中,欲望是無法填滿之溝壑。故作者認為,除了升級周遭的軟、硬體,人們更迫切需要的是「升級心理」,將匱乏型心理轉化為成長型心理,有助我們獲得更多充實、滿足,有意義的正面情緒,這也是本書由內而外、循序漸進提出45篇主題對應45個行動練習之主因!
《無行動,不幸福》之寫作結構十分嚴謹,以紮實的心理科學為基礎,分為「認識真實的自己」、「建立關係」、「掌握科學的行動方法」和「自我實現」四大章。
相對於邏輯化、系統性的架構,每則文章內容長短適中,從讀者角度出發,以淺白、輕鬆之生活化用語協助讀者自我檢核,反思內在需求。人人都希望自己能過得更好,卻不知從何著手,怎麼起步?本書正是循循善誘之最佳導師。
像首章「認識真實的自己」,敘述童年經驗固然會影響一生,過去亦無法改變,但我們可接納過去、修補傷痛。藉由書中關於依戀模式、自尊類型、父母影響等「七大心理測驗」,深入了解內心狀況,且運用章節後的「行動練習」實踐習得的知識,即可一步步發掘並調整自身的正向情緒。
譬如個人做了依戀模式測驗,發現我屬於「混合型依戀模式」─情感上需要親密關係,卻習慣先往壞處想,擔心和他人靠太近會受到傷害,每每裹足不前~(仙姑下凡嗎也太準!!)(這是心理科學謝謝)
書中建議的行動練習是主動在重要的人面前坦白自我,嘗試一點點走出慣性否認對愛有需求的狀態,比如表露本週讓我開心但不好意思向他人提起的事...好吧我承認排便順暢讓我很開心!!(袒露太多!!資訊量過大!!)
《無行動,不幸福》中的45個議題可依個人需求閱讀,然本書其實是歸屬於一個系統完整的寫作脈絡之下,章節間有密切聯繫與互動,例如:
童年經驗→依戀模式→逃避/焦慮型依戀的改變方法
無法做決定(無主)→導致常迎合他人(他主)→提升自主性的方法
故個人建議,泡杯熱呼呼的拿鐵,找個大好下午與這本書聊聊天,會有更全面、透徹之理解。
此外,趙昱鯤博士之字字句句皆根據科學理論寫作,然字裡行間可深切感受到其對人類之喜愛與真心關懷。他不會勉強讀者回溯難以承受的傷口,取而代之的是以溫暖、寬厚的正面態度鼓勵讀者走出自己的路,強調就像身體有自癒能力,人類的內心也擁有不可忽視之回復力,一步步輔導並協助人們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學習被愛和表達愛的能力,在閱讀期間,深深為趙老師的立意及用心動容。
最後,用趙老師的話來說,情緒、自我、幸福、人生、意義都是動詞,我們不必苦苦追尋或執著於它們,因為它們只有在行動中才真實存在。所以請盡情投入生命本身的過程中,你隨時都可以經過練習和努力,讓自我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