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什麼時候,第一次體會到「金錢」的重要性呢?
兒時不曾為錢煩惱,生活支出皆由父母負責,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本人理所當然地把老爸當人肉提款機(喂),未曾意識到食衣住行育樂等開銷花錢如流水,理財觀更是付之闕如。
直到某次大學室友打工薪資沒入帳,詢問能否先借兩千元過活?我才知道許多人早早背負學貸,自行打工支付生活費。「兩千元」聽起來不多,但能讓一個大學生省吃儉用撐過兩個禮拜,我被自己長久以來的不懂事和無知震撼了,就此開始學著記帳(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盡量節省用度,並與室友分享存糧(螺媽怕女兒餓死,有事沒事寄來一箱箱食物,導致寢室看起來像雜貨店)。
台灣人是很勤勞的民族,然老一輩金錢觀著重於「省錢」和「存錢」,一般家庭很少對子女進行系統化理財教育,金融素養是社會中極為欠缺的一環。加上不少人因數學不好,對理財知識產生恐懼感,等年紀有了,為情況所迫,才從各種詭異管道如股海冥燈、投資群組獲取非常規資訊(被殺)。
《我們為什麼要賺錢?為什麼要存錢?:運用財富改變未來,了解世界與自己的金錢理財課》是一本寫給國、高中生看的金錢理財書。但個人讀畢後,覺得清晰易懂,緊扣生活環節的內容,遠勝一般理財書。不僅知識量超乎預期,圖文並茂,由淺入深之教導方式,也很適合缺乏數字觀念和基礎概念的「理財小白」(就是me啦)~
本書主角是一位對未來目標迷惘的高中生中倉美帆,數學不佳之設定讓人很有親切感(咦)。為了探索今後道路,她去明央大學經濟系學習了一系列關於理財投資的課程,就此與讀者一同深入了解金錢的意義,學會更好的金錢使用方式。
《我們為什麼要賺錢?為什麼要存錢?》循序漸進分為六大篇章、96個主題,引導讀者理解金錢的各項議題與制度。從經濟學面向的貨幣演變歷史、市場供需機制,演進至實務層面的生活開支與儲蓄、保險、稅金及各種理財方法。
書中將複雜用語及財經數據盡可能圖像化、簡單化,讓初學者一讀就懂。例如「股票」之於我玄之又玄,難以理解,可是多數理財書皆持「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態度,不會多費筆墨講解原理。在《我們為什麼要賺錢?為什麼要存錢?》中,則視讀者為一張張白紙,將所有知識分解成「最小單位」,自股份有限公司的定義、股東、股東與股份的關係,股價如何隨供需關係波動一一詳細解講,讀來有種恍然大悟,想跪下來說謝謝老師賜教的感覺!
《我們為什麼要賺錢?為什麼要存錢?》意在培養青少年健全金錢觀,故時時提醒讀者切勿陷入金錢陷阱,怎麼規劃人生三大資金─教育、居住、退休,在勞逸間取得平衡。如書中所言,作為一種生存工具,金錢的重要性無庸置疑,然而更重要的是,「一面投資自己當前的資產(時間、金錢、能力),一面增加自己未來的資產(時間、金錢、能力)」聰明理財、妥善花錢,才能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過得更幸福~這絕對是越早知道越好的道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