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全台灣的怡君、雅婷、家豪、冠宇看了都覺得:「哇賽好有親切感~」的故事(並不會),《同姓同名》全書出現之主角、配角、煙霧彈,以至於打醬油的角色都叫「大山正紀」。
包括小眼睛的大山正紀、染髮的大山正紀、棒球帽的大山正紀、獅頭鼻的大山正紀吧啦吧啦...起初我讀到差點瘋掉,忍不住拿起拖把揮舞:「你們都給我去改名!改成大山鮭魚、大山鰻魚、大山和牛!這樣餐廳推出優惠時還能撿便宜!!」
可惜的是,日本改名受嚴格法律限制,不像台灣那麼簡單,因此這些默默無名的大山正紀「們」,受到同姓同名殘暴殺人犯牽連,在高度壓抑的社會氛圍中,過著日復一日備受歧視之悽慘生活。
故事進展至此,原以為這是部討論網路霸凌、獵巫,非法正義,以及群眾暴力的社會犯罪小說。孰知,曾一舉奪下江戶川亂步獎的新銳推理鬼才下村敦史以巧妙筆法勾勒重重謎團,請讀者入甕。
乍看下,謎底似乎昭然若揭,讀者誤以為早早掌握了通往真相的鑰匙,卻在不知不覺間,被作者精心設計之敘述性詭計導入茫然死胡同,非但辜負了爺爺的名聲,連在夏威夷受過特訓的名偵探亦難以破解。
小說架構如同日本箱根知名的「寄木細工」奇巧機關箱,全書以高難度寫作技巧,再三雕琢、精煉各處伏筆,並一一組織成隱藏重大秘密的機關箱。當讀者依循蛛絲馬跡,小心翼翼一寸寸滑動木片,試圖窺探箇中機密時,不禁震撼於埋藏已久的衝擊性轉折。
解謎之際,整體佈局前後呼應,結局揭露殘酷現實的瞬間,滿滿社會諷刺意味一湧而出,連書頁皆隱隱透出苦澀無奈,直嘆人類社會太險惡,不如還是化身一尾鮭魚投向大海。(結果馬上被做成生魚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