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剛發生變故那段時間,我很喜歡睡覺,明知手頭有許多事急需處理,卻常常倒頭就睡,不吃不喝地沉浸在睡眠品質低落的夢中。長時間睡眠未舒緩身心狀況,情緒反而每下愈況,偶爾逃避能紓解心情,一直逃避挽回不了任何事情。
閱畢《適度防衛》,我才瞭解,當時沉迷睡覺是種常見的「壓抑」防衛機制,一遇到無法解決的狀況,便不自覺藉由睡眠進入潛意識,以迴避焦慮、痛苦等不愉快心情。
「心理防衛機制」常見於生活中,有時是有意識採取策略保護自我,更多時候,乃無意識調動自我功能,將痛苦、焦慮、無力、挫折感等負面情緒,排除在人類能感知的範圍外。
例如,近年婚姻相關網路版面常討論無性夫妻生活(猝不及防進入成人話題),有些丈夫因生、心理因素致使再起不能(委婉),寧可藉由頻繁人際交往迴避回家得面對的衝突,夜夜含淚在KTV高歌:「雙人枕頭~若無你~也會孤單~」此類「社會化」行為,亦為心理防衛機制之一。
由上可知,無論當事人有無察覺,心理防衛機制在日常屢見不鮮。
本書作者曾奇峰師承德國知名社會精神學家多勒教授,在業界工作三十餘年,是精神分析學權威。他認為,「自我防衛機制」沒有好壞之分,有意識地適當使用防衛機制可保護身心,像外科醫生成日面對鮮血淋漓的場面,運用「情感隔離防衛」,才能冷靜處事。
換言之,當你無意識使用或誤用防衛機制時,可能導致負面結果。
譬如會計師在職場上追求完美、近乎苛求太棒了!非常值得信賴。然而完美主義用在夫妻間易造成紛爭,每逢房事必要求前戲做足半小時,正戲要整整一小時並活用印度慾經的九九八十一種姿勢!!也難怪先生變成草原上令人不目暇給的快槍俠,流連KTV不敢回家~(等等怎麼又回到成人話題)(而且劇情連貫)
書名《適度防衛》清楚明確點出本書主旨,作者希望經由從醫生涯中大量、豐富的臨床案例與深入淺出內容,教導讀者兩件事─首先能解讀自己和他人的需求,覺察內心感受,瞭解負面情緒與行為背後的動機,以改善親密關係,修復對人際關係的恐懼。再者,學會有意識地靈活變換防衛機制,好好保護內心,強化自信與安全感,不再被不受控的情緒左右。
曾奇峰醫師開篇便指出,多數人的心理問題在童年時期形成,如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言:「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些因為「人」形成的問題,僅有極少數能土法煉鋼自行解決,最終還是得透過成年後的人際關係紓解。
舉例來講,亞洲文化中常見的防衛機制「情感隔離」(差點打成蛤蠣是有多餓!?),往往決定了孩子成年後對世界的感受,以及情感連結是否健全?
相信大家兒時多多少少遇過考試成績不理想,被父母嚴加責罰的狀況,父母嘴上叨念:「我都是為你好」,但孩子心裡半點也感受不到哪裡好?此類情況是家長掩蓋了身為父母的情感體驗,扮演老師甚至是「監工」的角色;而孩子被迫學習,自覺是「替父母做事」,甚或挾帶了怨恨去做,全然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與動力。
在雙方不自覺啟動「情感隔離」之下,形成了「永遠無法滿足的父母」和「總對自己不滿意的孩子」之悲劇鎖鏈。即便長大成人,那個「受傷的孩子」仍習於討好他人、拼命工作,試圖滿足每個人的期待,就算取得成功仍缺乏成就感,因為推磨的驢子只知不停繞圈,不知主人滿意與否?
當你理解自身行為背後的原因,對負面情緒擁有全面性理解,才能逐步擺脫童年創傷及約束,獲得重生!
《適度防衛》分門別類細談了十種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從原理、概念到應用層面循序漸進,以生活化口吻清晰講解。待讀者對專業知識有初步概念,進一步結合防衛機制與實際案例,教導讀者如何在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中解決問題。
作者認為,人類的一生就是情感的一生,而「愛」是最重要的學分,童年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可透過成年後的人際關係與情感聯繫修復。當你學會辨識紛亂情緒中的真實和假象,亦從而掌握通往幸福的方向,這是精神分析學帶給人類的最大貢獻~
留言列表